以“工匠精神”深耕农业统计基础规范化
——记魏庄街道统计站站长任伟田的诚信与坚守
农业统计工作枯燥单调,他却把农业统计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农业统计数字密密麻麻,看着都让人后退,他却拿在手中爱不释手,仿佛是在雕琢一件“工艺品”,就是这一件“工艺品”他雕刻了17载,这件工艺品在别人看来,已经可以了,但在他看来,离理想状态还有很远,他就是新乡市长垣市魏庄街道统计站站长任伟田。
信念坚定,知行合一
自从参与统计工作以来,任伟田就下决心干好统计工作,十几载如一日,每天想的就是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当事业干,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创新的统计方法。特别是农业统计,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就是粗放的统计一下,但在他看来,不但要细化,而且要精细的统计,从源头上做起,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6年三农普时,任伟田就着手统计规范化工作,以三农普为抓手,夯实村里的数据,建立统计资料档案,快速学习农业统计知识,掌握农业统计方法。2018年省统计局下发文件,开展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后来跟随县局领导外出学习兄弟县市的规范化经验,下半年长垣县人民政府64号的文的下发,给了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很快,魏庄街道统计站规范化工作达标了,并在2019年率先通过了县局的验收,但任伟田却认为这只是刚刚迈开了第一步,因为他认定村级统计规范化和企业规范化才是真正的规范化。
坚持原则,精耕细作
在征得街道领导的支持后,任伟田开始制定街道自己的规范化评选暂行办法,开始系统的培训村级统计员,从思想认知到工作方法,从业务知识到实践操作,每一步每一个环节他都考虑的很细致,生怕漏掉了哪个方面哪个细则,要求严格更是他的“强项”,不讲“关系”,不走“后门”,每一个村,每一个统计员,每一个统计负责人都一视同仁,好就是好,该通报时就通报,这样的“后果”就是激励大家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了,数据质量就不愁了。
    有了上级统计部门的文件支持,有了奖励机制,有了统一的思想,任伟田开始一个村一个村的跑,一个村一个村的过,一次又一次的讲解,尤其是改变支部书记和统计员的认知,是需要一点一点的做功。遇到自己不懂的,就把县局领导请来培训,从2021年建立村级统计规范化工作以来,每年至少培训两到三次,这是全体的培训,还不包括上门单独培训。也许是他的这股韧劲感动了大家,本来是要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从模糊到认识,从熟悉到熟练,但到了2022年,各行政村都熟练掌握了农业统计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知识,这对村里的农业统计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村里由粗放式统计逐步上升到精细化统计,什么表什么时间报,表与表之间的关系,表里每个指标的含义及指标与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大家都掌握的相当熟练,更重要的是每个村的统计员还要不定期的“走街串巷”、“入户巡田”,了解张三家都种了什么蔬菜,有多大面积,养了多少只家禽,李四家里有几口人,都有多少耕地,耕地都在什么位置,是水浇地还是旱地等等这些都是统计员“走街串巷”,“入田间访地头”需要了解和统计的。
积沙成塔,精益求精
2021年以来,任伟田带领统计站每年都要对46个行政村的农业统计规范化验收两次,半年一次,并且在2022年和2023年开展了农业统计规范化表彰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各村都积极了,都主动了,源头数据更准了,报表更及时了,村里的数据都“建档立卡”了,都“归集整理”了,村支部书记都竖起了大拇指。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统计规范化工作也要“与时俱进”,2021年以来,任伟田带领统计站连续五年修改调整统计规范化评选实施暂行办法,通过实践,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行的,一律剔除更换,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源头数据更准确更真实。因为每个村的数据背后不但有统计员对农户的种植习惯和种植方法及种植面积的了解和掌握,还有他们的工作痕迹及对农作物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村里的数据“焕然一新”,不再是以前那种粗放式的统计方法了,村里边再向上报数据底气也很足了,口径也一致了。
对任伟田来说,农业统计规范化既是工作也是责任,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这一干就是十载,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尽管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也很容易被人误解的,但他冲破阻碍,坚持了下来!他说:为了魏庄街道的农业统计工作能够做的更好更准确,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还说:尽管目前统计规范化工作已经做起来了,但这条路还很长、很远,还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精力......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579号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579号